了解手机的“变焦”
由于当前智能手机的摄像头都属于“定焦镜头”,严格意义来讲,我们在相机APP界面内所有的放大缩小过程都是“数码变焦”,只是在0.6X、1X、2X、3X、5X等关键焦距位置可以切换到指定摄像头,获得等同于“光学变焦”的成像效果而已。

以小米10青春版为例,这款产品配备了800万超广角镜头、4800万像素广角主摄、800 万潜望式长焦镜头和微距镜头。其中,超广角、主摄和长焦镜头的焦距分别为15mm(0.6X)、28mm(1X)和122mm(等效5X),因此官方才会用“15mm~122mm全场景、全焦段覆盖”加以宣传。
在实际拍照的过程中,15mm焦距(0.6X)位置由超广角镜头本色出演,而0.7X~0.9X之间则是由超广角镜头进行“数码变焦”;28mm焦距(1X)由主摄本色出演,1.1X~4.9X之间则是由主摄进行“数码变焦”;当我们放大到5X模式时,将自动切换到潜望式长焦镜头进行等同于5X光学变焦的拍照,而5.1X~10X由长焦(联合其他)镜头进行混合变焦,而10.1X~50X则是让长焦镜头进行“数码变焦”,最终实现“接力棒”式的变焦流程。

随着CMOS传感器品质的不断提升,再结合AI成像算法的优化辅助,一颗镜头在放大2倍左右时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,所以这个倍数又常被称为“无损变焦”。因此,有些智能手机虽然没有配备长焦镜头,但也主打2X无损变焦拍照功能;有些手机标配2X长焦镜头,但却主打5X无损变焦。如果在镜头拍照的同时,还能有其他镜头参与辅助成像,那手机厂商通常会将该功能称为“混合无损变焦”或“混合光学变焦”。
小提示:在超出混合变焦的最大倍数之前,受环境光线偏暗,或是长焦镜头被遮挡的影响,相机APP通常会切换回主摄进行数码变焦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
1个不够2个来凑
前文我们提过,50mm焦距是最适合拍人像的镜头。然而,提高眼界又是手机圈的发展趋势,为了同时兼顾人像和更远距离的拍摄能力,现在有不少手机同时配备了2颗长焦镜头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小米10 Pro、vivo X30 Pro和华为P40 Pro+等。
先来看看小米10 Pro,它除了16mm焦距的超广角(负责0.6X~0.9X)和25mm焦距的主摄(1X~1.9X)以外,还包括50mm的人像镜头(2X~3.76X)和94mm的长焦镜头(3.76X~50X)。其中,人像镜头的焦距刚好是主摄的2倍,所以它除了记录虚化纷繁世界,倾显人像之美之余,还能承担2X光学变焦模式的重任。小米10 Pro的长焦镜头比较特殊,它的等效焦距为94mm,是主摄的3.76X,在这个倍数下可以拍出800万像素的完整照片。而小米10 Pro相机系统的逻辑却是让这颗镜头用于5X光学变焦模式(代价是需要将照片裁剪为500万像素左右),最高可以实现10X的混合光学变焦和50X的数码变焦。

在小米10 Pro发布的2个月之前,vivo X30 Pro就想到了人像+长焦的搭配思路,这款产品采用了16mm焦段的超广角、2xmm(具体数值不详)焦距的主摄、50mm的人像镜头和135mm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组成的四摄模组,支持2X和5X的光学变焦、10X的混合变焦和最高60X的数码变焦。


长焦镜头比什么
来源:CF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