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U的保护机制

但是,包括CPU在内的半导体器件都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持续的高温会导致电路的电迁移,长期以往很容易引起电路断路、短路等各种故障,使计算发生错误。一般来说,温度每提升20℃,电迁移的速率就会提高一倍。

被灰尘和毛屑堵住的散热鳍片
OEM端的保护策略
其中,15W TDP的低功耗处理器(如i5-1035G7、锐龙7 4800U)的功耗墙普遍是不高于35W。45W TDP的性能级处理器(如i7-10875H、锐龙7 4800H)的功耗墙普遍都是不高于100W。如果笔记本配有独立显卡,在GPU处于高负载时,往往会优先降低对CPU的供电功率,力保GPU的性能输出。

以ROG冰刃4 Plus为例,这款游戏本在CPU单烤时可以让CPU持续运行在100W的功耗上,这已经是非常厉害的表现了,要知道其他游戏本普遍都是60W~80W。在CPU+GPU双烤时,这款产品CPU的功耗将会降到55W(其他游戏本普遍为45W),但GPU则可稳定在115W(其他游戏本多为100W)。

一款笔记本能将功耗墙设到多高,取决于它内置的散热模块的用料。都是i7-10875H,有些游戏本在60W输出时温度就会超过95℃,有些产品在95℃时却可以输出100W功率,此时显然是后者可以运行在更高的全核睿频加速频率上,翻译过来就是跑分更高,性能更强。


锐龙5 4600U在30W左右就能满血输出了,再高的功率也没有意义
理论上是这样,但现实中却没有必要。以搭载锐龙5 4600U的联想小新笔记本为例,它在30W左右的功率下就能持续运行在全核4.0GHz频率上了,而4.0GHz已经是锐龙5 4600U的频率上限了,将功耗拉到爆它的性能也不过再有提升了。
对了,影响CPU输出功率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,那就是电源适配器。很多搭载锐龙4000H系列的轻薄本,如果仅搭配65W电源适配器,CPU肯定是无法满血输出的,因为屏幕、内存、硬盘等部件也是需要电力驱动的,65W都分配给CPU,其他硬件吃啥?同理,对于内置RTX2060或更高级别独显的游戏本,也需要200W或更高功率适配器才能留有足够的冗余。

总之,散热设计始终是最考验笔记本厂商良心和技术实力的环节
温度墙和功耗墙是相辅相成的。一般来说,绝大多数笔记本都会先摸到功耗墙的上限,但很快就会撞上温度墙。因此,如果一款笔记本的散热设计不过关,又或是温度墙设定太过保守(比如85℃就降频),那它的功耗墙设定再高也没有意义。
来源:CFAN